日期:2025-08-08 12:36:52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8月3日至4日,2025环大美青海第十四届大学生暨第十一届残疾人公路自行车赛举行,作为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重要衍生赛事,群众赛事在赛道设计、赛事保障等方面,同样办出了“国际范”。
8月5日,青海省第三个“全民健身月”健身气功系列活动2025年青海省健身气功站点联赛圆满结束,36个健身气功辅导站51支队伍近300名健身气功爱好者,享受了比赛,切磋了技艺,锻炼了身体。
8月6日,2025年中国足球协会“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暨青海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落幕,630名青少年参赛,创下了赛事参赛人数新高。这与青海省布局建设新型足球学校密不可分。
8月7日,青海省第一届职工拔河大赛总决赛,在全民健身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主会场激情开赛。本次比赛经过各赛区选拔,共有来自全省各地区的19支参赛队,300余人参赛。
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也即将拉开青海省第三个全民健身月的序幕。全省将以青海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大美青海高原马拉松等示范赛事活动为引领,广泛开展涉及不同人群、不同项目的群众体育赛事、科学健身指导、健身项目展示等活动。
展开剩余83%……
进入八月,青海省各类群众体育赛事继续火热展开;不止八月,贯穿全年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体育场里,健身广场上,随处可见充满活力的运动镜头,一个个精彩瞬间不但增添了城市的活力,更是青海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的体现。人们在运动中乐享生活,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的愿景,正在人们“跑起来,跳起来,动起来”的身影中得以实现。
8月1日,2025年西宁市乡村运动会(湟中站)收粮入仓比赛现场。市体育局供图
不断打造群众健身好去处
走进西宁市人民公园,全民健身广场上热闹非凡。正午时分,市民们悠然自得地拉伸着肌肉,也有家庭组合在双人腹肌板上挑战自我,欢声笑语中洋溢着健康与快乐。市民李晓峰高兴地说:“以前总觉得健身要去健身房,现在家门口的公园就有这么专业的健身器材,真是太方便了!”他说,自从知道公园有这些健身器材后,自己每天都会来锻炼,不仅身体状态越来越好,还结识了不少热爱健身的朋友。
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为推动全民健身奠定了基础。记者了解到,青海通过实施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工程、多功能运动场等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村行政村健身器材全覆盖。
全省各地对全民健身设施不断提档升级。西宁市将昆仑桥下区域改造建设成风雨运动广场,成为“十分钟健身圈”示范片区;贵德县全民健身中心、海东市全民健身中心。城北区全民健身中心、城西区体育公园等一批城市核心地区体育场地设施陆续建成投入使用,有效满足了群众室内健身需求。据统计,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十三五”末的2.57平方米提升至2.96平方米,增长了15.18%,打造了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部分地区还对老旧体育场馆进行升级改造。全省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95个,覆盖全省8个市州40个县区。
8月4日至5日,“‘大美青海 夏都西宁’哇赛舞王——国际标准舞城市巡回精英赛暨2025西宁国际标准舞城市邀请赛”比赛现场。罗珺 摄
赛事丰富多彩乐享好生活
前不久,2024年青海省“村BA”篮球总决赛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圆满落幕。自2024年12月举办以来,冬春季“青BA”赛事活动的热潮迅速席卷全省,截至目前,已覆盖38个县区、277个乡镇和934个行政村,吸引了近七万名群众踊跃参与,成功搭建起“农体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的优质平台,有力推动了各产业协同共进、焕发活力。
8月9日,“青超联赛”第二阶段的比赛将激情开启。在第一阶段比赛中,球迷热情持续飙升,各市州大力推动球迷组织建设,玉树牦牛队球迷客场远距离、大规模现场观赛支持,成为赛事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已完成的7轮28场比赛中,现场观赛总人数已突破50万人次,线上观看量达300万人次;线上微博、抖音等平台相关话题阅读量与讨论量均超2万条,形成了热烈的互动氛围。
不止如此,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已经成为聚焦群众参与、引领健身的示范性活动。近年来,全省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激发了群众参与健身的热情。在“环大美青海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龙头的大量国际赛事引领下,全省综合群众性及单项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丰富多彩。
每两年一届的青海省全民健身大会成为展示群众体育成果的一大平台;每四年一届的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呈现了多民族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青BA”篮球联赛成为群众体育赛事新亮点;西宁半程马拉松、黄河抢渡赛等精品赛事持续发力;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健身操舞等常规群众性单项体育赛事活动已形成常态,全省上下营造出了全民健身浓厚氛围。据统计,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达到37.9%。
8月4日,海东市第二届武术套路精英赛少年甲组传统套路(器械)比赛现场。石延寿 摄
民族体育冰雪运动活力迸发
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我省取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6项,马术、押加等项目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充分展示了青海民族体育的魅力和实力。
民族体育运动在青海已成为全民健身的特色亮点。近年来,青海持续推动民族体育运动示范区建设,大力挖掘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民族射箭、赛马、锅庄舞、民族武术等传统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得到传承发展,玉树藏族自治州赛马会、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五彩神箭赛、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那达慕大会等一批民族体育赛事已成为传统。
青海积极开展传统射箭进校园活动,16所学校将传统射箭纳入学校特色活动,培养输送了一批射箭后备人才。在青海,仅民族传统射箭项目就有近30万人参与,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上起到积极作用。民族地区足球、篮球也成为重要的群众健身运动项目,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群众篮球异常火爆,乡乡有篮球赛、村村有篮球队、家家有篮球运动员成为普遍。玉树藏族自治州青少年足球运动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同时,青海群众冰雪运动也得到长足发展,随着《青海省推动冰雪运动发展实施方案》政策出台,青海省立足实际积极发展冰雪运动,先后建立冰雪运动队、支持地方建设冰雪运动场地、举办承办群众冰雪赛事、开展冰雪普及培训等,冰雪经济效果逐步显现。
目前,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冰壶馆、西宁市市民中心冰球馆、海东市乐都区瞿坛滑雪场地等一批冰雪场地陆续发挥作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冬季运动的选择。全省青少年冰雪队伍不断扩大,44所学校陆续开展青少年冰壶运动培训。已经举办了三届的青海省冰雪运动会,带动5万人次参与冰雪健身。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于:北京市盛达优配-配资的论坛-配资炒股中心-在线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